12-1.jpg

32歲男性,近2年反覆出現解尿不順、頻尿、解尿灼熱感、尿道口有異物感的症狀,偶爾甚至會合併十分嚴重的會陰部疼痛。這種不適感、坐立難安,幾乎是日夜都困擾著他,讓他常常無法專注在工作或生活,甚至影響到睡眠。因為這反覆的困擾,他已經陸續在多處就醫過,做過各種檢查,也嘗試過各種藥物,有時有效,有時效果不明顯,有些是一兩個月後便又復發。這種隱隱悶悶又說不出的不適感,已成為他的「男言之隱」。

泌尿科裡面,有一種如鬼魅般困擾的疾病,常會造成男性病人身心無比煎熬,就是所謂的「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簡單來說是一種長期持續性骨盆附近的不適感。背後相關的疾病十分多樣,在男性它被分類為慢性攝護腺炎的一類,認為是攝護腺發炎或感染所引發的。但近來有些文獻表示慢性骨盆疼痛大多不是單一因素引起的,包括壓力、創傷、免疫、內分泌功能、附近的器官發炎以及肌肉神經系統都可能有關,加上沒有特別的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出「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這也加深了診斷以及治療的困難度。現今醫學文獻大多在男性把慢性攝護腺炎跟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CPPS))並列,用來表達男性慢性骨盆腔疼痛。這篇文章會大家分享何謂攝護腺炎跟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

攝護腺炎

好發年齡是3050,在男性泌尿科門診患者中,是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統計其盛行率約5%~8.8%。病人常呈現會陰部不舒服、骨盆深部、睪丸鼠蹊部疼痛,有時射精前後症狀更會加劇,這些症狀往往嚴重地影響到病人的生活品質。

首先先了解一下攝護腺的位置及功能

12-2.jpg

攝護腺

  • 又稱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
  • 位於膀胱開口,直腸的前方,完全包圍著連接膀胱的近端尿道
  • 成年男性攝護腺重量約20公克

攝護腺的功能

  • 外分泌腺體:製造部分精液(15~30%)
  • 內分泌腺體:提供男性荷爾蒙轉換成具活性的二氫睪固酮的場所
  • 活化精子:其分泌物提供精子活力並保護精子,幫助精子能在體外生存一小段時間
  • 括約肌的功能:控制尿液的排出以及導引精液射出

延伸閱讀:攝護腺是什麼? 我該檢查攝護腺嗎?

延伸閱讀:五分鐘破解攝護腺三大疾病

攝護腺炎分類

由於攝護腺炎的症狀從急性感染所造成的會陰疼痛及排尿困難到無症狀性慢性發炎有著極大的差異,因此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將攝護腺炎被分類為:

  1. 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
  2. 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
  3. 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又稱為慢性攝護腺炎/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
  4. 無症狀攝護腺炎。

攝護腺炎的成因

  • 尿道發炎後及逆行性的感染
  • 肛門直腸附近發炎的直接擴散
  • 身體遠處發炎,經過血液及淋巴液的感染
  • 攝護腺內尿液的回流,
  • 當攝護腺上方及下方之括約肌有異常或不正常的收縮引起攝護腺內尿道壓力增加,導致尿液回流到攝護腺內而引起發炎

攝護腺炎的高風險族群

12-3.jpg

診斷及檢查
攝護腺發炎主要依靠臨床的症狀和體液檢查,可以做的檢查包括:

  • 病史

 臨床症狀、身體檢查
-    肛門指診:醫師會用手指插入肛門觸碰攝護腺,用來評估攝護腺是否有紅腫熱痛的情形。
 尿液檢查及細菌培養
-    若是細菌性感染,細菌培養能找出致病菌並做藥物敏感性測試,以制定最佳抗菌治療方案。
 攝護腺液檢查
-    攝護腺按摩:醫師會像肛門指診一樣觸碰攝護腺,但不同的是會同時按壓攝護腺數分鐘,擠出攝護腺的分泌液體。通常擠出來之後會請病人去小便,檢查液體中是否含有白血球或是細菌。
 超音波檢查
-    看醫師的臨床判斷來決定。像是膀胱超音波、攝護腺超音波。
 慢性前列腺炎症狀指數(NIH-CPSI)
-    主要是用系統性的方式評估症狀的嚴重程度和症狀的困擾程度。

以下針對不同類型攝護腺炎做分別介紹

 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

  • 症狀

-    小便疼痛、排尿困難、頻尿、血尿、尿道分泌物增加
-    畏寒、發燒、全身倦怠
-    會陰處疼痛、攝護腺劇痛
-    下背痛、全身關節酸痛

12-4.jpg

  • 檢查

-    肛門指診檢查:會發現攝護腺腫大、變軟,明顯觸痛
-    嚴禁進行攝護腺按摩,可能造成菌血症
-    尿液細菌培養:以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最常見

  • 治療

-    抗生素:大多數治療1到2週後,症狀會明顯改善。但一般仍須使用抗生素治療四到六週,才不會轉變為慢性攝護腺炎。
-    引流: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可能發展成為攝護腺膿瘍。嚴重時必須做膿瘍抽吸或切開引流


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
特徵是會出現反覆發作且難以治愈的攝護腺細菌感染,進行抗菌治療後,感染會得到控制,但停用抗菌素不久,會再度出現攝護腺感染,引起的症狀與急性攝護腺炎類似。

  • 症狀

-    頻尿、尿急
-    會陰痛、下腹痛、鼠蹊部痛、陰囊痛
-    反覆尿路感染
-    射精後局部痠痛 

  • 檢查

-    肛門指診檢查:大部份是正常的,有一些病人會呈現觸痛
-    細菌培養: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革蘭氏陰性細菌或腸球菌(enterococcus)居多。

  • 治療

因大多數抗生素難以通過攝護腺包膜,達到有效治療濃度,所以治療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需要耐心與時間
-    抗生素:大多數須使用抗生素三至四個月
-    α腎上腺素阻斷劑(α blocker):幫助膀胱出口及攝護腺平滑肌放鬆,來改善排尿的症狀。
-    非類固醇消炎藥:止痛、緩解不適
-    肌肉鬆弛劑、膀胱過動症藥物:幫助骨盆腔肌肉放鬆、減輕頻尿和急尿症狀

下篇文章會介紹在臨床上常見且困擾著醫師及患者的 #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
延伸閱讀:男言之隱 惱人的攝護腺炎和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陳鈺昕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